新闻头条
民族团结一家亲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发生在身边
将零用钱攒起来资助锡伯族女孩求学的12岁学生赵泽家、用爱温暖贫穷哈萨克族女孩的教师刘芳……3月24日,在乌鲁木齐市沙区教育系统“民族联合一家亲”故事汇活动中,教师、孩子、家长用质朴的言语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暖心故事。
当日,沙区教育系统在市第71小学展开了“融情校园携手筑梦?民族联合一家亲”故事汇,故事里的主人公不是自己就是身边的教师和同学,展示了师生情、同学情和爱国情。
12岁的赵泽家是市第42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提到联合互助她骄傲地介绍起自己所居住的民族联合大院。
从记事起,各族小伙伴们吃完饭,总会一同嬉戏玩耍,追逐打闹。在记忆中,妈妈告诉她:“咱们的家园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要互相联合、互相帮助。”这句简单的话语一直印在她的脑海里。
去年7月,赵泽家从报纸上看到锡伯族女孩扎圆圆考上大学,但因家庭贫穷面临辍学。她砸开存钱罐先后寄了三笔钱,一共800元。在留言栏里留下了这样的话:“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尽管咱们不认识,但我觉得你很亲切。我会努力帮助你,还有我的家人,希望你顺利完成学业。”
如今,她和扎圆圆成了朋友,常常彼此打气。赵泽家说,尽管在不同的城市,是不同民族,但阻碍不了联合和关爱之情。
现场,市第57小学的四年级二班班主任意外收到了哈萨克族学生阿依波塔的礼物。从事教师工作12年的她用爱让一个家庭贫穷而自卑的孩子自傲了起来。11岁的阿依波塔将写好的“石榴之花”毛笔书法作品送给了教师。
沙区副区长杨丰琳介绍,每周五下午确定为沙区校园“民族联合一家亲”活动日,展开形式多样的联谊和结对帮扶活动,各校园教师和学生彼此走亲戚,互学言语、真情帮扶,展示了彼此包容、尊重差异、彼此学习、共同进步的调和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