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只要夜校的灯亮着我一堂课也不会落下
60多岁的买买提·艾买尔端着一大盘饺子,夹上文件袋兴冲冲向村东头的农人夜校走去。十几分钟后,亲眼看着自己的几个“教师”将饺子吃完,他才笑眯眯地收起盘子。这时,夜校的灯已经亮了。
买买提·艾买尔是巴楚县恰尔巴格乡拍斯吾斯塘村的一位村民,家里种着小麦棉花,还养着20多只多浪羊。
快开课了,教室里已坐了上百人。买买提·艾买尔从文件袋里掏出用了一半的簿本和笔,等候教师讲课。
农人夜校是上一年秋天在此驻村的自治区畜牧厅系统的畜牧专家和村里联办的。在这里,9位畜牧专家晚上是农人夜校教师,白天入户造访时还手把手教咱们科学饲养。
在高级畜牧师、巴楚县恰尔巴格乡拍斯吾斯塘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谭小海印象中,亲戚买买提·艾买尔是夜校里年岁最大最刻苦的学员。每晚9点开课前他就来了,下课了还围着教师问这问那。
买买提·艾买尔在农人夜校学了什么?他为啥爱上农人夜校?他的生活有哪些改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联系到买买提·艾买尔,倾听他的讲述:
村里的夜校每周三堂课,周一周二教双语,周四讲饲养技能,只需夜校的灯亮着,我一堂课也不会落下。
咱们吃完晚饭都往夜校跑,每次教室都挤得满满当当,去晚了没有位置。
我为什么也喜爱到农人夜校去上课呢?先从我学汉语说起吧。
村里的人汉语水平不高,我也一样。一做起生意来,和他人交流都费劲。
上课后,我每次挤在一群年轻人中间,慢慢跟着教师学会了“你好、吃饭”等简略的汉语用语,能够和教师简略对话。
为了鼓励我,专家们送了我这个文件袋。我更有劲头了,没事就用汉语找人谈天,和大人说,和孩子说。孩子们佩服我,学着教师喊我“时尚爷爷”。
有次上课,安尼娃尔·牙合甫教师告知咱们,给牛羊吃的饲料最好用粉碎机粉碎,并教给咱们饲料配比,比方苜蓿干草1公斤、玉米300克,玉米秸秆2公斤,满足一只羊吃一天。
而在这之前,我只会把整捆玉米秸秆扔给羊群。教师告知咱们,这样做不光会浪费一半以上的草料,还不利于羊食草后消化。按照他教的方法养羊,我家的多浪羊越来越壮实,两个月过去了,每头成年羊至少增重5公斤。
这回连村里的老汉也说我“时尚”。他们说,一个农人喂羊,不说草料,只说配比,这不时尚啥时尚?
这些专家教师不光课讲得好,还会给牛羊看病呢。
上次我家的几只羊拉肚子,可把我急坏了。幸亏他们来到家里给羊治好了病,还叮咛我一定要给羊饮干净的水。
有专家在,我心里结壮,尤其是我的亲戚谭小海。他经常来咱们家,教我如何科学养羊。他还有个习气,每次来家里,进羊圈的时间超越进屋子的时间,有时候还手把手地教我和饲料,检查羊粪。
我一直都喜爱多浪羊,前几年怕养不好养的少,在亲戚和专家教师的指导下,慢慢养到20多只,村里数我家的多浪羊最多,再加上种棉花和小麦,上一年收入3万多元呢。
阿赛提是咱们夜校的校长,在咱们乡挂职当党委副书记。前不久他告知咱们,咱们村终于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里332户里有192户是贫困户,上一年减少了50户,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
乡亲们也和我一样,上课时经常带着鸡蛋或者做好的饭和教师们一起吃。
说句时尚的话:只需咱们尽力,有了专家和亲戚们的帮助,咱们的日子会过得比蜜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