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背面有手写的“白衣天使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当长江下游的大上海保卫战处在清零攻坚的要害阶段,来自长江上游的重庆送来了强援。
“这次重庆市援沪医疗队,是由市委、市政府组成的,也是重庆市历年来一次性投入人数最多的市外医疗援助队伍。”重庆市援沪医疗队领队、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梅哲说。
接到援沪通知后,来自重庆25个区、66家单位的1567人的队伍火速集结,一天之内就完结组成。队伍中,有重庆最好的三甲医院的骨干力量,包含呼吸、重症、院感、急诊、心理、儿科等全面的专业人员。全队近一半的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还有100多人具有援鄂抗疫经验。
在如此短时刻内集结多家单位,又是去外地抗击疫情,怎样才能发挥战斗力?“咱们树立暂时党委和前方指挥部,构建起明确的领导指挥系统。”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队设有6支医疗分队、30个医疗小组,由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同时,11名党委委员带头下沉方舱医院和驻地酒店,28个暂时党支部组成起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严密的制度安排、强壮的安排发动、足够的物资保障,使咱们可以啃硬骨头、敢打硬仗。”
第一场硬仗,就是接手4家方舱医院。从4月15日24时起,医疗队连续3天接手3家松江区规划最大、患者最多、需求最急的方舱医院,不久,又紧迫接手第四家方舱医院,极大缓解了感染者快速增加的压力。“连日来,方舱累计收治超过1万人,出舱人数明显增加,简直每天都‘出大于入’,这说明疫情发展得到了有效控制。”医疗队前方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组长梅浙川说。
在方舱内,队员们坚持专业、耐性、详尽的服务,尽力营造轻松、愉快、温暖的气氛。“有一名感染者好几天不转阴,心境十分低落。护理发现后,自动找他聊天,并邀请他发挥特长,帮着方舱制作海报,很快提振了他的精神状态。”梅浙川介绍,每家方舱都配有心理医生,其他医护人员也会想方设法帮群众排忧解难。
作为一名癌症患者,进入方舱前,李女士特别担心自己的化疗问题。“医生得知状况后,专门连线重庆医科大学附二医院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专家,为我做了连线会诊,量身制定化疗计划。为配好化疗药,又找到松江区中心医院专程送来。我心里的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李女士说。
“为协助大家恢复,咱们还推进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医疗队前方指挥部医疗救治组成员曾毅介绍,医疗队在方舱医院广泛展开汤剂、中成药、针灸、穴道贴敷、音乐疗法等中医药服务。“在咱们这儿,中医药很受欢迎,很多人自动找过来寻医问药。”曾毅表明,观察发现,中医药在缩短新冠感染者转阴时刻、改进相关症状上是有疗效的。
支援松江区施行大规划核酸采样,是医疗队打的又一场硬仗。医疗队暂时党委委员、前方指挥部医疗救治组成员潘传波表明,时刻紧、使命急、数量多,是核酸采样的作业常态。“前两天,我下午2点接到通知,说傍晚就要安排采样。所以,咱们赶紧暂时抽调300人加班,仅用1小时就组成了500多人的采样队。下午6点,队员们准时进入7个街镇的500多个采样点,一向奋战到凌晨1点。”
“日晒雨淋、衣服湿透、双手浸皱,但大家从不叫苦。”潘传波动情地说,截至5月6日,重庆市援沪医疗队已展开核酸采样289.8万人次,“队员们高效、专业、谨慎的服务,得到居民的高度赞赏,很多人自发送来感谢信、明信片和祝愿卡,让咱们感到非常暖心。咱们再苦再累,也要帮上海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5月2日,采样分队彭军在松江区九亭镇绿地香岛小区进行核酸采样,一名小女子自动送来明信片,背面有手写的“白衣天使你们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