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综合整治一体推进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进入春末夏初,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的城中湿地里,白鹳、野鸭等鸟类时而在水中嬉戏,时而在城区上空飞舞盘旋。
卢氏县地处豫陕两省秦巴山内地伏牛深山区,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国家要点生态功能区。卢氏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35%,县域北部的杜荆河是三门峡市城区居民日子用水水源地,中部的洛河是洛阳的城市用水水源地,南部的众多河流则注入丹江口水库,年径流量2.91亿立方米,占到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总量的5%,是南水北调工程要点水源涵养区,有着“华夏水塔”的美誉。
近年来,卢氏县牢牢树立全县开展“一盘棋”思想,严厉推广和落实河长制,296名河长履职尽责,保证清流不断。
连绵不绝、苍翠欲滴的群山间,清澈见底的淇河弯曲其间。淇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一条汇水河流。依河而居的黄柏沟村农舍点缀在青山碧波间。
“淇河是我们这儿的母亲河,维护好、守护好淇河,便是维护好自己的家园、维护生存开展的根。”卢氏县狮子坪乡黄柏沟村党支部书记梅福生说,早些年,村里人把日子污水随意排到淇河,河水遭到污染,水不能喝了,也不能用来灌溉袋料香菇,乡民苦不堪言。近些年,施行天然林禁伐,禁止往河道排放污水、在河道乱采乱挖,现在,不只水变清了,水流量也变大了。
“每周我都定期巡查6公里的河道,沿着河流捡拾垃圾和漂浮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梅福生也是淇河黄柏沟段河长,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拟定护河办法,铺设700余米的污水管道,建成污水处理池,杜绝了污水排入淇河的现象。乡民也都成了淇河的维护者、建造者和受益者。
“维护好淇河,致富就有了基础。”乡民张明辰说,“这两年,村里家家都种有袋料香菇,得益于清澈、纯洁的淇河水灌溉,每家都能收入十来万元。”青山绿水、白墙蓝瓦、村落洁净,乡民们过着宜居宜业的诗意日子。
为全面加强河湖办理维护作业,卢氏县将境内对当地出产日子有重要影响的36条河流全部归入河长制推广范围,紧盯“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方针,聚焦水资源维护、水域岸线办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办理、水生态修正、执法监管六大任务,继续加强河流管护和水生态文明建造。
卢氏县还率先在河南省构建“河长+警长+检察长”的作业模式,建立健全河湖办理维护新机制,为妥善解决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有用途径,为河长日常监管提供有用手段。一起,卢氏县加强水污染防治作业,以日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为要点,综合整治村庄水环境,推动美丽村庄建造。结合城乡规划,加大黑臭水体办理力度,继续加强河库水环境综合整治,一体推动水环境办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造,建立健全水环境危险评估排查、预警预告与呼应机制。
此外,当地为加强水生态修正,卢氏县出资16亿元施行城区水生态建造提高PPP项目,办理河道3.1公里,完结水土流失办理面积36平方公里、坡改梯改造1000亩、造林15.97万亩、森林抚育项目15.2万亩。
卢氏县总河长、县长刘万增说:“扛牢河长职责,既是开展之基,又是政治责任;既是国计,又是民生。既是今天,又是明天。”继续做好“以水润城”文章,卢氏县各级河长精心养水护水,守护好“华夏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