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平常洗菜淘米的水浇水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桶
李猷法和老伴预备过几日去上海看望放假的孙子,还没动身李猷法就开始念叨,“得早点回来,我的树没人浇会渴死。”
让李猷法放心不下的树都是他亲手培养的,从家门口一直到平顶山,有的还是小树苗,有的已有碗口般粗细。
23日,在平顶山上,身段瘦小、动作敏捷的李猷法正提着桶给树洒水,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他,他便是责任种树17年的白叟。
李猷法1957年从湖南浏阳从军,上世纪60年代转业到新疆一家企业工作到退休,退休后种树成了他的主要日子。
本年79岁的李猷法在金沙江路锦福苑小区住了17年,2000年刚住进小区时,周围十分荒凉只有几棵小树。他外出时看到可用的榆树苗,就要回来栽到小区周围。
如今门口绿树成荫,除了当年自身就有的树,还有不少是他种下的。
李猷法种树从家门口开始,只需有地方他就见缝插针,2007年秋天,他发现附近的平顶山上树木有些少,便开始在山上种树。
他使用山上的高低地形挖了沟槽把树苗种进去,“这样下雨就能把高处的水积到这条水沟中,树就能喝上水了。”
老伴赵爱明说,本来上山洒水李猷法都是用水桶提上去的,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桶,现在膂力有限,每天他一般提4个清油桶上山洒水。这些水都是他们平常洗菜、淘米的水。
李猷法说,看着自己种的树心情好,趁便也锻炼了身体,拿了退休金也该做一些自己量力而行的事情。
锦福苑社区主任任俊说,李猷法责任种树多年,也带动了不少居民上山浇树,保护环境,今后的植树节也会安排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一同上山种树、浇树,美化环境。
自治区交通厅机关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李猷法种树的区域归他们统辖,曾经由他们用车运水上山,但是费用承担不起,只能依靠平和渠的水浇树。现在已预备将平顶山的美化交接给园林部分,希望白叟种树的行为能继续得到支持。